湖北理工学院2025年普通专升本《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网络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局域网技术;网络互连技术;Internet的应用;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等。
二、考核的基本要求
1.全面检查和评价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全面检查和评价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掌握情况;
3.全面检查和评价学生运用网络基础理论和技术来分析和解决网络工程实际应用中出现问题的能力情况。
三、考核的形式和方法
1.考核形式
考试(闭卷、笔试)。
2. 考核方法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150分试卷。主要考核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和技术的情况,以及运用计算机网络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网络应用场景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内容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互联网的结构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掌握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理解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区别;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性能指标,理解分组交换网络中的产生时延和分组丢失的原因;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网络体系结构及各层的主要功能;了解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历史和最新发展。
第二章 物理层
理解物理层的主要功能以及物理层规程规定的主要内容;了解编码与调制、信道极限容量等概念;了解各传输介质的特点与适用领域;了解信道复用的作用与原理;理解几种典型的互联网接入技术:ADSL、HFC、FTTx和无线接入等。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掌握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服务;理解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等数据链路层基本问题,了解PPP协议的基本功能;掌握可靠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了解信道共享的一般技术,掌握CSMA/CD协议和以太网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理解无线局域网在基本组成和CSMA/CA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
第四章 网络层
理解网络层的基本功能,理解异构网络互联的方法;理解IP协议的工作原理、IP报文的转发流程和IP报文格式;掌握IPv4的无分类编址、地址分配方法和ARP协议的工作原理;理解ICMP协议的功能;理解路由选择的概念,掌握基本的选路算法和协议,包括距离向量算法和RIP协议、链路状态算法和OSPF协议;了解层次选路、自治系统的概念,理解BGP协议的工作原理;了解路由器的功能与结构,理解NAT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IP多播和移动IP技术,了解IPv6的主要特点、IPv6地址和IPv6过渡技术;了解SDN的基本思想。
第五章 运输层
理解运输层的功能和作用,包括运输层和网络层的关系、进程间通信、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等概念;理解UDP的功能和特点,理解UDP报文格式;理解TCP的功能和特点、TCP报文格式;掌握TCP的可靠数据传输和流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TCP建立连接和释放连接的基本过程;理解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理解TCP拥塞控制的基本方法。
第六章 应用层
理解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应用层协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网络应用所需的网络服务等概念;掌握WWW、文件传送、电子邮件等典型网络应用的工作原理;掌握DNS和DHCP的功能作用和工作原理。
五、各部分内容近似分值
考试内容 | 涉及的章节 | 分值 |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 ||
理解物理层的主要功能以及物理层规程规定的主要内容;了解编码与调制、信道极限容量等概念;了解各传输介质的特点与适用领域;了解信道复用的作用与原理;理解几种典型的互联网接入技术:ADSL、HFC、FTTx和无线接入等。 | 第二章 物理层 | 20 |
掌握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服务;理解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等数据链路层基本问题,了解PPP协议的基本功能;掌握可靠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了解信道共享的一般技术,掌握CSMA/CD协议和以太网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理解无线局域网在基本组成和CSMA/CA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 20 |
理解网络层的基本功能,理解异构网络互联的方法;理解IP协议的工作原理、IP报文的转发流程和IP报文格式;掌握IPv4的无分类编址、地址分配方法和ARP协议的工作原理;理解ICMP协议的功能;理解路由选择的概念,掌握基本的选路算法和协议,包括距离向量算法和RIP协议、链路状态算法和OSPF协议;了解层次选路、自治系统的概念,理解BGP协议的工作原理;了解路由器的功能与结构,理解NAT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IP多播和移动IP技术,了解IPv6的主要特点、IPv6地址和IPv6过渡技术;了解SDN的基本思想。 | 第四章 网络层 | 40 |
理解运输层的功能和作用,包括运输层和网络层的关系、进程间通信、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等概念;理解UDP的功能和特点,理解UDP报文格式;理解TCP的功能和特点、TCP报文格式;掌握TCP的可靠数据传输和流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TCP建立连接和释放连接的基本过程;理解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理解TCP拥塞控制的基本方法。 | 第五章 运输层 | 30 |
理解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应用层协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网络应用所需的网络服务等概念;掌握WWW、文件传送、电子邮件等典型网络应用的工作原理;掌握DNS和DHCP的功能作用和工作原理。 | 第六章 应用层 | 15 |
合 计 | 150 |
六、试卷结构
不设置选择题和判断题,其他题型不限。
七、参考教材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八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1年.
[2]龚娟.《计算机网络基础》(第3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年第3版.
[3]张晖,杨云.《计算机网络项目实训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