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湖北专升本网!
湖北专升本网
24小时服务热线
18627722290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普通专升本 > 试题中心 > 2025湖北普通专升本系统解剖学模拟卷及答案(二)

2025湖北普通专升本系统解剖学模拟卷及答案(二)

来源:湖北专升本网 浏览次数:193 发布时间:2025-03-22 14:11:50

在做模拟卷的时候,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遇到没有思路的题目可以先放在一边。不过也要注意答题时间,给每个板块的题目留足够的时间。坚持每天练习,翻译时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表达,避免复杂句式导致错误。

一、填空题(5小题,每空3分,共15分)

1.关节腔

2.颞横回

3.肾筋膜

4.颈内静脉

5.房水


二、名词解释(5 小题,每空5分,共 25 分)

6.胸骨角

答:胸骨角是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形成的横向隆起,位于胸骨前方。

7.胆囊三角

答:胆囊三角是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脏下缘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8.体循环

答: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经主动脉流向全身,再经静脉返回右心房的循环过程。

9.心传导束

答:心传导束是心脏内由特殊心肌细胞组成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

10.神经核

答:神经核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由神经元胞体聚集形成的灰质团块。


三、问答解答题(5 小题,每空6分,共30分)

1.简述鼻旁窦的位置及开口?

答:(1)鼻旁窦是位于颅骨内的空腔,共有四对,分别是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它们的位置及开口如下:

1.上颌窦

位置:位于上颌骨内,鼻腔两侧。

开口:开口于中鼻道的半月裂孔。

2.额窦

位置:位于额骨内,眉弓后方

开口:开口于中鼻道的额隐窝

3.筛窦

位置:位于筛骨内,鼻腔上部

开口:前、中组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4.蝶窦

位置:位于蝶骨内,鼻腔后方。

开口:开口于蝶筛隐窝。


2.简述子宫的位置,分部,固定装置?

答:(1)子宫的位置:子宫位于盆腔中央,前邻膀,后靠直肠,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

(2)子宫的分部,子宫分为三部分:子宫底:位于输卵管入口以上。子宫体:中间部分,宫腔呈三角形。

子宫颈:下端,伸入阴道,分为阴道部和阴道上部。(3)子宫的固定装置:

子宫的固定主要依赖以下结构:韧带、阔韧带、圆韧带、主韧带、宫骶韧带;盆底肌肉、结缔组织。


3.膈上的裂孔及通过的结构?答:膈肌上有三个主要的裂孔,每个裂孔通过不同的重要结构(1)主动脉裂孔(T12水平)

位置:位于膈肌的后部,靠近脊柱。

通过的结构:

主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下半身;

胸导管:主要的淋巴管,将淋巴液返回血液循环。(2)食管裂孔(T10水平)

位置:位于膈肌的中部,稍偏左侧。通过的结构:

食管:连接咽部和胃,输送食物,迷走神经:支配消化系统的副交感神经。(3)腔静脉裂孔(T8水平)

位置:位于膈肌的中央腱部分,稍偏右侧。通过的结构:

下腔静脉:将下半身的血液回流到右心房。


4.声波的传导途径?答:声波的传导途径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气传导和骨传导。

(1)气传导(主要途径)

外耳:声波经耳廓收集,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

中耳:鼓膜振动,带动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放大声波。

内耳:镫骨推动卵圆窗,使耳蜗内的淋巴液波动,刺激基底膜上的毛细胞。

听觉神经:毛细胞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经听觉神经传至大脑听觉中枢。

(2)骨传导

颅骨振动:声波直接引起颅骨振动,绕过外耳和中耳,传到内耳。

内耳:振动使耳蜗内的淋巴液波动,刺激毛细胞。

听觉神经:毛细胞将振动转化为电信号,经听觉神经传至大脑。


5.腹主动脉的分支?

答:腹主动脉是腹部的主要动脉,分为脏支和壁支两大类:

(1)脏支:

腹腔干、胃左动脉:供应胃和食管下部、肝总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空肠动脉和回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直肠上动脉、肾动脉、肾上腺中动脉、丸动脉(男性)或卵巢动脉(女性)、

(2)壁支:

膈下动脉、腰动脉、骶正中动脉。


四、案例论述题(15分,共30分)

案例 1

患者男,46岁,搬重物时突感腰部剧痛,疼痛向左侧大腿和小腿放射,并有麻木及刺痛感。体格检查发现脊柱腰曲变小,躯干歪向右侧,腰椎活动受到限制,右侧下肢上举时疼痛明显。临床诊断:第5腰椎间盘突出。

请思考以下问题:

1.椎间盘位于何处?由哪几部分组成?

2.椎间盘的毗邻结构有哪些?

3.为何易形成椎间盘突出?

答:1.椎间盘为相邻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结构,由核和纤维环构成,纤维环坚韧而富有弹性,可起到“弹性垫”的作用。随着年龄增大,纤维环老化,受重力压迫导致破裂,髓核脱出,称之为椎间盘脱出。

2.椎间盘的前方是前纵韧带,椎间盘后方是后纵韧带,分别阻止椎间盘向前、后脱位;腰椎间盘可以向各方突出,但由于前纵韧带坚强,前方及两侧纤维环均厚,在此突出的可能性不大。常见的突出部位及方向是向后外侧及后方突出。故间盘脱出多向后外方。

3.在脊柱负重情况下猛然屈转或慢性劳损时,有可能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易向后外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相邻的脊髓或脊神经,引起腰、腿痛。常发生在第 4~5 腰椎或第5腰椎与骶骨之间,占 90%。

案例 2

患者,男,53岁,5年前右下腹开始出现坠胀感,站立及劳动后症状加重,此后,右下腹出现一逐渐增大的包块,站立时加重,平卧休息或可手可还纳。最近右下腹包块逐渐增大,并进入右侧阴囊,还纳困难。临床诊断:右腹股沟斜。

请思考以下问题:

1.发生腹股沟斜疝的解剖学依据?

2.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如何鉴别?

3.应如何修复腹股沟斜疝?

答:1.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睾丸自腹膜后腰椎旁逐渐下降进入阴囊,随之下移的腹膜也形成一鞘状突进入阴囊,如腹膜鞘状突未闭锁并与腹腔相通即成为先天性疝囊腹内脏器或组织甚易从残留的腹膜鞘状突经腹股沟管突出外环形成斜疝

2.腹股沟三角的后面正对腹股沟内侧窝,腹腔内容物由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突出经浅环达皮下者称腹股沟直疝,多见于老年人;而腹腔内容物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深环进入腹股沟管者称腹股沟斜疝,因此,腹壁下动脉可作为手术时进一步鉴别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标志,同时也是腹股沟管深环与腹股沟三角的分界标志。

3.腹股沟斜疝的修补术常用的方式有:

①经精索的前方,将联合腱缝合于腹股沟韧带上;

②经精索的后方,将联合腱缝合于腹股沟韧带上,缩小腹环,使之仅容许精索通过,或将腹外斜肌腱膜重叠一并缝合;

③经精索的后方,将联合腱合于耻骨韧带,也可缩小腹环。


欢迎关注【湖北专升本网】获取专升本最新资讯。

分享到:
姓名
身份
电话
关于我们
湖北专升本网(hbzsb.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hbzsb-com
电话:18627722290 QQ:2789430994
版权所有: 武汉立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鄂ICP备16020883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A20160075
联系电话:18627722290(程老师)
QQ:2789430994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武汉大学WTO学院6楼(伏泉路8号)
程老师微信
程老师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公众号二维码

注册

手机号快捷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填写动态码

设置密码

绑定手机

找回密码

设置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