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专升本考试中民办院校因为学费高,口碑一般让不少考生不能接受。不过公办院校竞争压力异常激烈,在考试结束后,只能通过补录的机会上岸。面对这种偏见,考生真的要放弃补录的机会吗?
1、民办院校特点
教育部明确规定,毕业后颁发全日制本科毕业证,与普通本科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仅标注为“专科起点”)。无论是考试、考研还是求职,民办本科学历的“敲门砖”作用和公办没有本质区别。
数据显示,民办高校录取高校的比例超过60%,这意味着大部分专科学生将进入民办高校。与其纠结于“私立”的标签,不如关注学历本身的提升价值,本科和专科的平均起薪差距在25%左右,长期职业发展空间更加明显。
2、民办院校优势
民办院校往往与企业合作紧密,课程设置更贴近市场需求。比如某民办院校开设“新媒体运营”、“跨境电商”等热门课程,学生毕业前已经拿到企业offer。
灵活教学模式,小班化教学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在民办高校较为普遍,学生更容易得到个性化的指导。民办院校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学生更容易获得奖学金、竞赛名额和学生干部的经历,可以为自己的简历增色不少。
3、如何让“民办高校”的选择更有价值?
如果决定补录上岸,建议考生要提前规划好费用。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最高12000元/年),也可以关注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主动打破信息鸿沟,在入学前搞清楚学校是否有“硕士学位”,以后考研更有优势。关注“校企合作班”,争取大厂实习机会。
专科生逆袭的例子屡见不鲜,某民办高校学生三年通过CPA+司法考试,加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还有一个学生通过“互联网+”创业大赛获得了百万美元的融资。教育只是起点,不是终点。
欢迎关注【湖北专升本网】获取专升本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