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通过本课程的考核,不仅要求考生具有旅游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基本理论联系现实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5、社会旅游
社会旅游又称“社会补贴性旅游”,是指目前一些西欧国家采取通过由政府、雇主或工会等提供资助或补助的办法,来帮助低收入的贫困家庭实现对旅游活动的参与的一种旅游活动方式。
6、旅游收入
旅游收入通常指在某一给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因接待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直接实现的收入额。旅游收入通常细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这两个指标
7、试述并解释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活动的定义。
(1)定义
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活动的定义为:旅游活动是人们出于消遣、商务以及其他目的,短期(历时不超过一年)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的旅行活动以及在该地的停留访问活动。
(2)特征
根据对这一定义的解读和表述,可以归纳出旅游活动的几个基本特征:①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即旅游活动既包括旅游者在居住地与不同目的地之间的空间转移活动,也包括在目的地停留期间的访问活动。②异地性,这一特征将人们在自己惯常环境范围之内开展的各种日常性的旅行活动排除在旅游活动之外。
(3)暂时性,旅游者在结束一次全程旅游活动之后,须返回其惯常居住地,入境游客在目的地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国内游客不超过六个月。④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是处于非就业和移民的目的,但是应当注意这一特征不适用于差旅型的外出旅行和访问活动。
8、试述并分析“艾斯特”对旅游的定义。
(1)“艾斯特”对旅游的定义
“艾斯特”组织对旅游的定义十分具有代表性,该组织认为:旅游是由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诸多现象及关系的总和。他们不会形成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谋生性的)赚钱活动。
(2)“艾斯特”定义旅游的特点
①旅游学所研究的“诸多现象及关系的总和”,皆因“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发;
②“非定居者”一词的使用,明确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
③对“不会形成定居”的强调,指出了旅游活动的暂时性、非定居和非移民性;
④对“不牵涉任何(谋生性)赚钱活动”的强调,则指明了旅游活动的非就业性:
⑤“诸多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表示旅游学重在研究由旅游者活动而客观引发的诸多现象与关系。
欢迎关注【湖北专升本网】获取专升本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