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专业主要参考教材是郑洪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这本书,考生在复习的时候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再结合教材和历年试题进行系统复习。
13.藏象:又称“脏象”,指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征象。
14.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疾病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15.心主血脉:指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于脉中,流注全身,循环不休,发挥营养和濡润作用。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16.心主神明(心藏神或心主神志):指心具有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生命活动和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功能。
17.神:人身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
18.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而后输布于全身,即肺气助心行血的生理功能。
19.肺主通调水道(肺主行水):出自《素问·经脉别论》指通过肺气宣发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
20.肺主治节:肺对气、血、津液的治理和调节作用。
21.肺气宣降:指肺气向上向外宣发与向下向内肃降的相反相成的运动。宣发与肃降运动协调,维持着肺司呼吸、主行水等功能。
22.气门:出自《内经》。实指汗孔,又称“玄府”。汗孔不仅是排泄汗液之门户,而且可随着肺气宣发肃降辅助呼吸,。
23.脾主统血:指脾气能够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致溢于脉外的功能。
24.中气下陷:脾气又称中气,脾气下陷又称中气下陷。脾气主升,若脾的升举功能失常,则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导致内脏下垂等,又称为“脾气下陷”。
25.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传输和布散功能。
欢迎关注【湖北专升本网】获取专升本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