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无机化学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化学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必修课。主要研究无机化学常见元素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平衡原理及其平衡移动的一般规律以及分析化学常见分析方法和有关理论。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涉及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总的 要求
本考试要求将《无机及分析化学》等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化学计算等知识分为识记、理解、分析计算、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识记:指对相关课程中的有关术语、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能直接应用。理解:指对相关课程中的概念、公式、方法、基本定律和元素的基本性质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知识与简单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分析计算:指在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及相关基本定律和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化学计算。综合应用:指能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及重点和难点
(一) 溶液和胶体
[要求]
1. 了解分散系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溶液浓度各种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
3. 了解胶体溶液概念、胶团结构
[重点和难点] 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二)物质结构
[要求]
1. 理解四个量子数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2.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理,会写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外层电子构型
3. 理解化学键的本质及共价键键长和键角等概念
4. 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 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外层电子构型
(三 )元素
1. 理解s区元素的性质及其电子层结构关系
2. 掌握Na、K、Mg和Ca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3. 理解p区元素的性质和电子层结构关系
4. 掌握各族元素的通性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基本化学性质
5. 掌握铜、银、锰、锌和汞等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有关性质
[重点和难点] Na、K、Mg和Ca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四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反应速率方程式
2. 掌握化学平衡的定义和特征,能够正确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 运用化学平衡的原理熟练进行有关平衡常数和反应转化率方面的计算
[重点和难点] 有关平衡常数和反应转化率方面的计算
(五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 理解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的关系
2. 掌握误差、偏差和有效数字的计算及可疑数据的取舍
3. 掌握滴定分析法的分类、滴定方式、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4. 掌握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5. 掌握滴定分析计算
[重点和难点] 掌握滴定分析计算
(六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1. 理解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平衡等基本知识
2. 掌握弱酸解离平衡常数、离解度和稀释定律,掌握一元弱酸、弱碱的计算
3. 理解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缓冲范围、选择缓冲溶液的基本原则
4. 掌握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变色点
5. 掌握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酸碱滴定的计算
[重点和难点] 酸碱质子理论和酸碱滴定的计算
(七)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1. 掌握溶度积的概念、溶度积规则及有关计算
2. 掌握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终点的确定方法和滴定条件的选择
3. 掌握沉淀滴定中标准溶液的配制
4.掌握沉淀滴定法的计算
[重点和难点] 溶度积有关计算
(八)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1. 掌握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
2. 理解配位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3. 掌握副反应系数、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等的有关计算
[重点和难点]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
(九)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1. 掌握氧化还原的本质及氧化还原反原方程式的配平
2. 熟悉电极电势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应用
3. 能利用能斯特方程式计算非标准状态下的电极电势
4. 掌握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及碘量法的原理法的原理及滴定条件
[重点和难点] 氧化还原反原方程式的配平和用能斯特方程式计算非标准状态下的电极电势
四、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内容比例:
试卷题型比例:填空题约15%,单项选择题约15%,配平化学反应式约15%,简答约15%,计算题约40%。
试题难易比例:较容易题约70%,中等难度题约20%,较难题约10%。
五、参考教材
1.《无机及分析化学》黄月君 曹延华 主编(第一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