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师范学院普通专升本:《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
二、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三、考试时间:120分钟
四、试卷结构:总分10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20%,作品分析题10%,名词解释题10%,简答题40%,论述题20%。
五、参考教材:
1.中国文学史(一、二、三、四卷)第三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三、四),袁世硕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六、考试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对中国古代文学各阶段的客观知识点、文学史各类常识等,有准确清晰的记忆和认识;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以及比较单纯明晰的文学现象等,能够做到深入理解、准确解释。考生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文学史各阶段的作家作品创作特色,各种文体的发展演变,各种文学思潮的内涵和影响,各种文学流派团体的创作旨趣以及与文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思想文化现象等,能够做到综合理解、全面论析、准确阐释。
七、考试范围
第一编 先秦两汉文学
第一章 上古文学
中国神话的产生与记录;中国神话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上古神话的散失与演化
第二章 《诗经》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诗经》的内容;《诗经》的艺术特点;《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左传》的叙事和记言;《国语》;《战国策》及其说辞艺术;
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演进;《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楚辞的产生;《离骚》;屈原其他作品;屈原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地位和影响;
宋玉等楚辞作家与《楚辞》的编纂
第六章 秦及西汉散文
吕氏春秋;李斯的散文;贾谊的政论文;淮南子及其它散文(董仲舒、刘向)
第七章 汉代辞赋
第八章 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成书;《史记》的思想内容;《史记》的艺术成就;
《史记》的影响
第九章 两汉乐府诗
乐府和乐府诗;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汉乐府诗的艺术成就;《孔雀东南飞》、《陌上桑》
重点:乐府诗的叙事艺术、《孔雀东南飞》、《陌上桑》
难点:乐府机关、乐府诗对诗体演变的促进
第十章 东汉文人诗
五言诗的起源和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重点:《古诗十九首》
难点:《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第二编 六朝隋唐文学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曹操与曹丕;曹植;建安七子与蔡琰;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
重点:曹植、阮籍、建安风骨内涵
难点:建安风骨;阮籍的诗歌
第二章 两晋诗坛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左思、刘琨及郭璞的游仙诗;东晋文学
重点:左思《咏史》诗
难点:左思《咏史》诗对咏史题材的改造
第三章 陶渊明
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就;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重点: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艺术特点
难点:陶渊明的思想、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
重点:《西洲曲》、《木兰诗》
难点:南、北朝民歌的不同特色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谢灵运所开启的新诗风与山水诗的兴盛;鲍照及其创新
重点:谢灵运的山水诗、鲍照的《拟行路难》
难点:南朝文学的新变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沈约、谢朓与永明体;齐梁诗人集体;从市井到宫廷
重难点:谢朓的山水诗、永明体
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北朝文化与文学;南北文风的交融; “庾信文章老更成”
重点:庾信后期诗歌
难点:理解“庾信文章老更成”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志怪与志人;《世说新语》
重难点:《世说新语》及其艺术特点
第十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隋代文学;初唐诗坛;陈子昂与唐诗风骨;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重点:初唐四杰、陈子昂及其诗歌理论主张、《春江花月夜》
难点:初唐四杰的贡献、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主张
第十一章 盛唐诗人群体
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王昌龄、崔颢和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
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
重点:王、孟、高、岑的诗歌创作及其特点
难点:盛唐气象的内涵
第十二章 李白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李白的地位与影响
重点:李白的歌行、绝句;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难点:李白的思想、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十三章 杜甫
社会动乱与诗人杜甫;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杜甫的地位与影响
重难点:杜甫的律诗、杜甫的艺术风格
第十四章 大历诗风
第十五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韩愈、李贺等人诗歌的意象类型与技巧的创新;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
重点:韩愈的创作及艺术主张、李贺、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
难点:韩孟诗派的艺术主张
第十六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唐代中期的诗歌思潮与诗歌创作;白居易的诗歌主张;白居易诗歌的思想内容;白居易诗歌的艺术性
重点:白居易的新乐府讽喻诗、《琵琶行》、《长恨歌》
难点:白居易的诗歌主张、《长恨歌》的主旨
第十七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古文运动的兴起及发展过程;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韩愈的散文;柳宗元的散文
重点:古文运动的主张;韩、柳散文
难点:古文运动的发展阶段及主张
第十八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唐传奇;俗讲与变文
重点:唐传奇代表性作家作品
难点:《莺莺传》
第十九章 晚唐诗歌
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李商隐;贾岛姚合等苦吟诗人
重点:李商隐、杜牧的诗歌
难点:晚唐诗风
第二十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词的起源、发展和体制;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
重点:温庭筠词、花间词、李煜词
难点:词的产生及体制特点
第三编 宋元文学
第一章 宋初文学
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宋初晚唐体诗人;西昆体的盛衰;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重点:白体、晚唐体、西昆体诗人群
难点: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及审美情趣
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对五代词风的因革;开拓词境的尝试;柳永词的新变
重点:柳永的词作
难点:柳永词的新变
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欧阳修的散文、辞赋和四六;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王安石的散文;
王安石的诗歌
重点:欧阳修、王安石的诗歌
难点:欧阳修的散文
第四章 苏轼
苏轼的思想性格和创作道路;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苏轼的诗;苏轼的词;
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重点:苏轼的诗歌与词作
难点:苏轼的散文
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黄庭坚的诗歌;陈师道的诗歌;江西诗派的形成与演变;陈与义和曾几的诗歌
重点:黄庭坚与陈师道的诗歌
难点:江西诗派的演变
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黄庭坚和晁补之;晏几道;秦观;贺铸;周邦彦
重点:苏门四学士、周邦彦的词作
难点:周邦彦的艺术成就
第七章 南宋前后词风的演变
李清照的词作;朱敦儒;张元干;李纲、岳飞
重点:李清照的词论与词作
难点:李清照“别是一家”的创作理论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的创作道路和诗歌渊源;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陆游的影响;杨万里和范成大
重难点:陆游诗、诚斋体的艺术特色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辛弃疾的创作道路;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辛词的艺术成就;辛派词人
重点:辛词艺术成就、辛派词人
难点:辛词基本面貌
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姜夔;吴文英;宋末其他词人
重点:姜夔的词风
难点:吴文英词的争奇求异
第十一章 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第十三章 元代文学绪论
元代的社会与文学;叙事文学的兴盛;元代的抒情文学;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
重点:元杂剧发展概况、元文学的自然审美风格
难点:元文学的自然审美风格
第十四章 关汉卿
关汉卿的生平思想与创作旨趣;《单刀会》与《西蜀梦》;《救风尘》与关汉卿的喜剧创作;《窦娥冤》与关汉卿的悲剧创作;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重点:《窦娥冤》的艺术特色
难点:关汉卿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
第十五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
《西厢记》的作者及其故事的创新;《西厢记》的戏剧冲突;《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语言艺术和社会影响
重点:西厢记的戏剧冲突分析;西厢记的人物塑造和语言艺术
难点:西厢记的戏剧冲突分析
第十六章 白朴和马致远
白朴和《梧桐雨》;《墙头马上》;马致远和《汉宫秋》;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
重点:《梧桐雨》的剧情分析
难点:《梧桐雨》、《汉宫秋》的历史意蕴
第十七章 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第十八章 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第十九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南戏的形成与发展;《琵琶记》的悲剧性;《琵琶记》的艺术成就;四大南戏及其他
重难点:琵琶记的悲剧意蕴、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第二十章 元代散曲
第二十一章 元代诗文
第四编 明清文学
第一章 《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其他历史演义小说
重点:《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难点:《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
第二章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变
《水浒传》的成书、作者与版本;《水浒传》的思想;《水浒传》的英雄形象;《水浒传》的艺术特色;其他英雄传奇小说
重点:《水浒传》的写人艺术
难点:比较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的异同
第三章 《西游记》与神魔小说的兴起
西游故事的题材演化;《西游记》的思想内涵;《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其他神魔小说
重点:《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难点:《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第四章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金瓶梅》的成书、作者与版本;《金瓶梅》的思想内容;《金瓶梅》的艺术特色;《金瓶梅》的续书与影响
重点:对《金瓶梅》思想内涵的客观评价
难点:《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第五章 “三言二拍”
“三言”; “二拍”; “三言二拍”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三言二拍”的艺术特色
重点:“三言二拍”的艺术特色
难点:拟话本小说对明中后期市民社会的反映与刻画
第六章 明代诗文
第七章 明代戏曲与民歌
第八章 汤显祖与《牡丹亭》
汤显祖的生平、思想与创作;《牡丹亭》的思想内容;《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重点:“临川四梦”
难点:《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第九章 清代诗、词、文、曲的繁荣
第十章 《长生殿》与《桃花扇》
《长生殿》;《桃花扇》
重点:《长生殿》与《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难点:杨贵妃形象的评价
第十一章 《红楼梦》
曹雪芹;《红楼梦》的书名与版本;《红楼梦》的悲剧世界;《红楼梦》的艺术成就;续书与“红学”
重点:《红楼梦》写人、叙事的高超技艺
难点:宝、黛爱情的悲剧性
第十二章 《儒林外史》
吴敬梓;科举文人的描摹;理想文人的塑造;《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重点:儒林众生相的刻画
难点:《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
第十三章 《聊斋志异》与清代文言小说
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其他清代文言小说
重点:《聊斋志异》的写人艺术
难点:《聊斋志异》的狐鬼世界
第十四章 近代文学
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