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专升本考试前,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卷,考生可以了解考试的趋势和变化,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复习。同时也可以帮助考生把握考试的方向,避免复习偏离考试要求。
一、填空题
1.急性发热、慢性发热
解析:根据发热病程,≤2周为急性发热,>3 周为慢性发热,需结合病因进一步分类。
2.体循环静脉压增高、低蛋白血症
解析:心源性水肿因右心衰竭导致静脉回流受阻;肝源性水肿因肝硬化引起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3.二尖瓣狭窄、室间隔缺损
解析:心前区震颤提示血流通过狭窄瓣膜或异常通道(如室缺)产生湍流,触诊时可感知。
4.急性肠炎、麻痹性肠梗阻
解析:肠鸣音活跃(>10次/分)见于肠蠕动亢进;肠鸣音消失。(持续2分钟未闻及)提示肠麻痹。
5.1000-2000mL、<400mL/24h
解析:少尿提示肾前性(血容量不足)、肾性(肾炎)或肾后性(尿路梗阻)因素。
6.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
解析:ST段抬高为心肌梗死典型表现(透壁性缺血);ST段压低提示心内膜下缺血。
7.细菌感染、病毒感染
解析: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化脓性感染;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如流感)或慢性感染(结核)。
8.肝细胞癌、结直肠癌
解析:AFP是肝癌特异性标志物;CEA升高常见于消化道肿瘤,尤0其是结直肠癌。
9.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
解析:胆囊壁增厚伴“双边征"为胆囊炎典型超声表现;胰周渗出提示胰腺炎。
10.角膜反射、提睾反射
解析:浅反射由皮肤或黏膜刺激引发,消失提示相应反射弧或中枢损害。
二、名词解释
1、三凹征
定义: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
机制:上呼吸道严重狭窄(如喉头水肿、气管异物)导致吸气阻力增加,需用力呼吸
临床意义:见于急性喉炎、气管肿瘤等。
2.移动性浊音
定义:腹腔内游离液体随体位改变而流动,叩诊时浊音区位置变。
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叩诊腹部,转为侧卧位后原浊音区变鼓音新低位区出现浊音。
临床意义:提示腹水量>1000mL,常见于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化。
3. 病理反射
定义:正常成人不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的异常反射。
典型表现:Babinski征阳性(足趾背伸,其余四趾形展开)。
临床意义:提示锥体束受损,如脑出血、脊髓病变
三、简答题
1.肺源性呼吸困难的分型及临床特点。
分型与特点:
吸气性呼吸困难:
机制:大气道狭窄(喉、气管)
表现:吸气费力、三凹征、哮鸣音。
疾病:喉头水肿、气管异物。
呼气性呼吸困难:
机制:小气道痉挛或阻塞
表现:呼气延长、哮鸣音。
疾病:支气管哮喘、COPD
混合性呼吸困难:
机制:肺换气面积减少或呼吸肌衰竭。
表现:吸气和呼气均困难,呼吸浅快。
疾病:重症肺炎、ARDS、大量胸腔积液。
2.腹部触诊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触诊内容:D
腹壁紧张度:板状腹(急性腹膜炎);揉面感(结核性腹炎)
压痛与反跳痛:
麦氏点压痛:急性阑尾炎。
Murphy征阳性:急性胆囊炎。
反跳痛:提示腹膜炎症
脏器触诊:
·肝肿大:肝炎、肝癌;脾肿大:门脉高压、血液病。
腹部包块:需描述位置、大小、质地、活动度(如卵巢囊肿可活动,肝癌固定)。
液波震颤:腹水量>3000-4000mL时阳性。
3.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局限性
临床应用:G
心律失常:房颤(P波消失)、室速(宽QRS波)
心肌缺血/梗死:ST段压低或抬高,病理性Q波
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T波高尖)、低钾血症(U波明显)
心脏结构评估:左室肥厚(Rv5+Sv1>4.0mV)。
局限性:
时间分辨率有限:难以捕捉阵发性心律失常(需动态心电图)。
空间分辨率不足:无法显示心脏结构异常(需超声或MRI)。
非特异性改变:ST-T改变可见于心肌缺血、心肌炎、电解质紊乱等,需结合临床。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1.诊断:
不稳定型心绞痛
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2.诊断依据:
病史:50岁男性,高血压病史10年,吸烟史,典型胸痛(压0性、休息缓解)。
体征:BP160/100mmHg,心尖部收缩期杂音(提示左室肥厚)辅助检查:
心电图 V;-V,导联 ST 段压低、T波倒置(心肌缺血)。
肌钙蛋白1轻度升高(提示心肌损伤,但未达心肌梗死标准)。
3.进一步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血管狭窄程度。
心脏超声:评估左室功能及瓣膜情况。
血脂、血糖:筛查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4.治疗原则:
抗缺血治疗:
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急性发作)。
长效硝酸酯类(单硝酸异山梨酯)预防发作。抗血小板与抗凝:
阿司匹林 100mg qd+氯吡格雷 75mg qd(双联抗血小板)。
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皮下注射。
控制鍰姗犎僡鹤包险⑤豁畦攘问素:
B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控制心率和血压
ACEI(依那普利)改善心室重构:
他汀类(阿托伐他汀)降脂稳斑。
案例二
诊断:1.
胆总管结石
急性胆囊炎
2.诊断依据:
病史:35 岁女性,胆囊结石病史,右上腹痛向背部放射,进食油o腻食物诱发。
体征:皮肤巩膜黄染(梗阻性黄痘),Murphy征阳性胆炎)。
辅助检查:
血总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提示梗阻性黄疸):
B超示胆总管扩张(结石嵌顿)、胆囊结石。
3.并发症:
急性胆管炎:Charcot 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急性胰腺炎:胆石阻塞胰胆管共同通道。治疗方案:
4.解除梗阻:
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胆管引流。
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复发)。
抗感染:头孢哌酮/舒巴坦(覆盖革兰阴性菌)+甲硝唑(抗厌氧菌)。
支持治疗: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
案例三
1.诊断: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2.诊断依据:
病史:青年男性,急性起病,发热后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
体征:皮肤散在瘀点、瘀斑,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辅助检查:血小板 10x10°/L(严重减少)
骨髓涂片:巨核细胞减少(产板型巨核细胞缺如)
3.鉴别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
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20%。
DIC:凝血功能异常(P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04.紧急处理:
止血与升血小板:
输注单采血小板(迅速提升血小板计数)。
静注免疫球蛋白(1g/kgx2天)封闭抗体。抑制免疫破坏:
地塞米松 40mg/dx4天(抑制抗体生成)。保护性措施:
避免创伤,软毛牙刷刷牙,监测颅内出血征象
欢迎关注【湖北专升本网】获取专升本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