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专升本备考通过做模拟卷训练,考生可以了解决薄弱项,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复习。同时也可以帮助考生把握考试的方向,避免复习偏离考试要求。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_,定都于阳城(今河南登封)。
2.被誉为“万园之园” 的古典园林是______,1860 年被英法联军焚毁。
3.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是山西五台山______(建筑名称),建于唐代。
4.佛教天台宗的祖庭是浙江______(山名)国清寺。
5.中国古代“科举考试” 中,殿试第一名称为______。
6.被誉为“瓷都”的城市是______(江西地名),以青花瓷闻名。
7.中国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是西藏的______(湖名),藏语意为“碧玉湖”
8.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代表作《______》是世界药物学重要文献。
9.中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获得成功的是______(山西地名)。
10.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_____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五岳
2.丝绸之路
3.吴门画派
4.妈祖信仰
5.榫卯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造园手法
2.列举中国 “四大石窟”的名称及所在地。
3.说明明清故宫(北京故宫)的布局特点及其体现的礼制思想。
四、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结合实例,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旅游发展的影响与意义。
答题提示:可从历史遗迹、民俗文化、传统艺术(如书法、戏曲、饮食)哲学思想(如天人合一)等方面展开,结合具体景点(如曲阜孔庙、苏州园林、春节庙会)分析其对旅游吸引力、文化体验的促进作用。
2.试分析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启示
答题提示:从气候、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南北/东西差异(如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的景观差异)入手,结合旅游资源的独特性、组合性特点,探讨如何因地制宜开发自然旅游产品(如海滨度假、冰雪旅游高原生态旅游),并强调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欢迎关注【湖北专升本网】获取专升本最新资讯。
为保障账号安全,请设置登录密码